欢迎访问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官网!
大豆科技Industry information

浅谈大豆密植技术

更新时间:2021-04-12 11:08:23 点击次数:2500 次

大豆作为油料作物,在我国农作物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的种植技术使农民效益和收入普遍低下,大豆的生产水平也不高。而大豆密植栽培技术操作简单方便 ,还能达到优质大豆种植的水平与质量标准 ,进而提高大豆的实际产量 ,解决中国人民的基本粮食需求,因此 ,大豆密植栽培技术成为了我国大力推广的种植手段之一。

1 大豆密植技术的基本概况

1.1 大豆密植技术的产生背景与概念

大豆的种植面积在我国愈加减少,虽然我国出台多种补贴政策和条例以期提高大豆的产量,但是效果甚微,仍然无法阻挡其产量缩减的现状 ,而依靠美国等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进口大豆会使我国的大豆产业更加岌岌可危。造成这种局面的重大原因则是我国大豆种植技术比较落后,使得我国大豆的产量大大降低,远不及那些发达国家。而大豆密植技术在此时应运而生 ,它提髙了大豆单产量 ,使中国在种植面积日渐缩小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大豆的正常产量 ,对大豆的需求不必过分依赖于他国的供给,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大豆密植种植技术结合了三垄栽培技术的优点,通过适当减小种植的行距、扩大种植的株距、增加种植密度 ,从而有效提升了大豆的种植面积。该方法极好地利用现代化的种植空间,并使种植群体的布局更加合理。大豆密植技术主要通过减少植株行距、扩大株距的密植手段 ,使得大豆植株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使大豆种植积累的光合产物大量增多,同时为种植者节省了部分的人力与物力,提高了我国大豆密植的规模化种植 ,并提高产量与利用效率,有效缩短了种植的时间[1] 。

1.2 大豆密植技术的优势

密植技术的优势基于深松、深翻,可显著提高大豆种群的生长优势、叶面积生长指数及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在加强土壤抗旱防涝、增加群体大豆种植数量、减少田间土壤漏光损失、增加土壤光能综合利用率和提高密植大豆栽培田间土壤郁蔽性能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有效减少土壤草荒。这种技术采用不同的行距方式进行种植 ,即第1行大豆采用 40  cm 作为固定的行距 ,第 2 行则大豆采用30  cm,以此类推进行,能够有效增加种植单位大豆的栽培数量。在种植面积上采用新型密植栽培技术比传统密植栽培的方式能多种植 0.4万株的大豆 ,其每年平均产量也比常规栽培模式种植的大豆增加12% ~15%。

2 大豆密植技术的种植流程与注意事项

2.1 大豆种植前期工作与播种收割

良好的品种是大豆密植高产的重要基础。在播种前需要选择节间比较短、株型比较收敛的半矮秆大豆品种,该品种符合播种所在地区的土壤耕作环境与气候特征 ,质量达到了国家规定大豆良种的标准 ,这样的品种抗倒伏、耐重茬的能力更强。然后利用大豆选种机对种子进行机械精选 ,并定期检验品种的种子纯度净度以及种子发芽率[2] 。大豆密植要求大豆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为中等肥力以上 ,因此大豆播种不宜于选择低洼、易受旱涝和土壤贫瘠的地块。在进行深松整地播种作业时,可以选择采取浅翻深松整地的方式。大豆的种植垄体要饱满、中间隆起、土壤细碎,可有效保证深松整地播种

的质量。在施肥前需检验土壤中的元素含量,补充氮、磷、钾化肥,以增加大豆产量。在采用大豆密植种播技术中,要特别注意如何选择基层土壤温度稳定的适宜播种期,一般认为在土壤上层10  cm 的基层土壤温度平均稳定在10  ℃后,即可开始进行种子播种,需要提前计算出大豆种子的正常种植生长周期和种子密度 ,去除破瓣、病害色斑粒、虫食粒、有青秕粒等不良病坏种子。播种时,种子大小应均匀一致、覆土严密;播种后,应该适时镇压。在大豆的收获期,若是人工收割,需满足大豆的落叶清洁率至90% 以上的要求即可;若收获大豆采用收割机进行收获 ,需在大豆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全部归圆时才能进行,要求大豆的收割茬低不留荚 ,综合收割损失率≤ 2%,清洁率> 95%。

2.2 大豆密植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田间采用大豆密植技术的时候 ,要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以防止播种的种子被害虫侵害。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大豆种子不能随意掺水、肥料以及其他杂物,最后进行晾晒处理再装袋。常见的大豆虫害有大豆蚜虫、玉米螟、食心虫、豆荚螟等 ;大豆的病害主要有大豆霜霉病、锈病、灰斑病,一旦发生要及时防治。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提前监测当地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酸碱度情况 ,并提前计算出需施用的化肥含量配比,尽量研制出一种既能够预防病虫害,还能及时补充大豆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综合药剂。在播种前必须严格把关优质大豆种子,并在播种后也要定期观察和记录大豆的生产繁殖和营养发育状况 ,也要及时清理大豆周围的杂草,喷洒各种预防大豆病虫害的喷雾,减少大豆病虫害的传播和产生 ,同时避免大豆营养因杂草竞争而短缺的隐患。如要保证所需氧气的供应 ,可以考虑在大豆植株出苗和分枝的时期进行大豆翻土氧气管理[3] 。

总之,密植栽培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大豆种植技术,它使豆苗吸收了充足的养分,增加了阳光利用率和光合作用,使大豆种植间距较小,大豆种植数量显著提高,有效增加了大豆产量与生产效率。但在实际研究应用这种技术时,应充分结合我国大豆相关产品生产行业和地区的具体发展现状 ,合理控制栽培环节,配套实施相应的技术,才能真正达到增产的效果,提升我国大豆种植的质量技术水平,促进大豆相关产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 1 ] 杨柳. 大豆密植技术 [J]. 农民致富之友,2017(9):30.

[ 2 ] 张继民 .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J]. 农民致富之友,2019(5):22.

[ 3 ] 崔岩. 大豆的大垄窄行密植技术 [J]. 农民致富之友,2019(8):39.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6号恒华国际商务中心A座807室
电话:(010) 82106672
邮箱:csiachina@126.com

京ICP备19044408号-1
技术支持:巨耀网络
版权所有:中国大豆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