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始终关系国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消费量大、人均耕地少,粮食安全更是维护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首要战略问题。
以农户储粮作为节粮减损突破点,提高农户储粮质量
减少农户储粮损失,是保障粮食流通质量安全的第一关。我国粮食科研工作者始终高度关注农户科学储粮技术需求,1995年专题研讨农户储粮关键问题,梳理农户科学储粮技术需求。“十五”期间,通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支持,中储粮成都储藏科学研究院等粮食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产后领域项目研发,开发了适合不同区域、不同粮种使用的10余种新型储粮粮仓和储粮装具,提出了现有农户粮仓的技术改造方案,以及农户储粮防护剂、专家咨询系统等配套技术,编辑、出版了适合三大平原的农村安全储粮技术资料,集成了适合我国三大平原不同粮种的6种安全储粮技术模式,解决了粮库玉米储运减碎问题。不仅首次在全国11个省大规模进行农户储粮损失技术集成与示范,实现了产前增产和产后减损联动,更为后续开展的近千万套农户储粮装具建设的“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十一五”期间,粮食科研机构继续围绕农户科学储粮技术需求开展专题攻关,完成了丰产仓等12种仓型的标准化图纸设计,研制了适合我国三大平原不同粮种使用的9种农户储粮新仓型,并对2种仓型进行了完善。以1项建设标准、2项技术标准和6项企业标准为基础,基本构建起我国农户储粮技术标准体系,并在农户气调储粮、农户储粮损失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探索。
“十二五”期间,围绕农户储粮干燥设备创新、通风技术优化、规模化农户储粮仓开发,以及无公害防虫、霉、鼠新技术,建设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户储粮无公害防治综合示范基地,实现虫害损失率降低超50%的新工艺成果。为适应农业生产模式调整后规模化农户储粮的技术需求,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地趴粮”导致的粮食损失问题,在“十三五”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组织粮食科研机构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研制出钢网折叠式方箱物流仓、蜂窝板折叠箱式物流仓、圆形柔性袋式物流仓三种农户物流粮仓并成功进行了示范,研提了3种规模化种植农户稻谷储藏技术模式、小麦储藏技术模式和玉米储藏技术模式,为规模化农户安全储粮提供有力支持。目前,正确使用科学储粮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率可以下降至2%以内。
以技术应用和仓储设施改造作为粮食减损着力点,减少粮食仓储物流环节损失
以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粮情测控为代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已在国有粮库广泛应用。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二氧化碳储藏技术应用及仓库改造示范。“十一五”期间开发推广了更为经济的氮气储粮技术,相关低氧储粮技术已经在国家粮食储备库推广应用。在科学管理下,国有大型粮库可将储粮周期内粮食综合损耗率降至1%以内。
“十二五”以来,粮食科研机构进一步聚焦粮堆温、湿、热变化规律,创新应用了横向通风技术、惰性粉气溶胶处置等储粮“四合一”升级新技术,以及二氧化碳、粮情监测技术等,在进一步减少粮食损失的同时,与高效粮食物流进行技术衔接,为系统减少粮食损失、提高粮食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二氧化碳储藏技术、氮气储粮技术、氮气和二氧化碳局部处理技术、局部通风技术已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我国粮食储备仓库。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热泵等降温技术已在粮库应用,保水通风、就仓干燥技术。为入仓粮食安全储藏提供了有效保障。仓房隔热材料、防护工艺、密封材料,以及粮仓顶棚设计等,为减少储粮质量劣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气体传感器、高清摄像设备和算法、专用害虫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为减少粮食损失提供了信息化支持。
在粮食运输环节,开发应用粮食内河运输高效中转装卸技术与装备等铁水联运接卸技术、粮食铁路运输专用车皮和专用散粮车、集装散粮物流装具、液压粮车卸车装置,新建火车卸粮接收系统、卸车平台、散粮自动秤、除尘系统、粮食作业罩棚等技术,以及浅圆仓智能进仓布粮装置和机械化出仓装置、“北粮南运”过程高水分粮食品质劣变规律及监测控制技术,有效减少了运输环节粮食损耗。
以适度加工技术创新延伸粮食产业链为突破点,减少粮食加工环节损失
针对粮食加工过程过精过细的问题,国家科技计划围绕大宗面制品、米制品和油料适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示范,突破绿色加工、适度精炼技术、高附加值制造技术以及质量安全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助力解决我国粮油加工过程中过度加工导致的营养素流失、蛋白质功能损伤等问题。
大宗米制品适度加工研究主要研发适度加工及制品营养性、关键新技术成套装备、分类评价方法,建立适度加工品质评价及在线控制指标、方法体系及技术标准,开发关键检测控制仪器,开发全谷物糙米及米制食品的稳定化、营养保全及食用品质改良加工新技术与成套装备并开发新产品,开发糙米米粉(线)、营养大米、专用米等加工关键技术和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成套设备,以及稻米加工副产物的食品化利用成套新技术装备与新模式。
在大宗面制品适度加工方面,研究建立面食适度加工控制体系,开发全麦粉稳定化、营养保全及食用品质改良加工新技术与装备,全谷物食品加工适宜性、品质评价指标与方法体系,开发半干面条、营养挂面、早餐谷物制品、挂面切断与高效包装等加工关键技术和生产设备,开展加工副产物的食品化利用新技术与新模式创新。
大宗油料的适度加工,以大豆、菜籽、花生等大宗油料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原料精选与稳定化、新型溶剂浸出、酶法生物制油、适/低温制油、酶法脱胶脱酸、混合油精炼、工业分子蒸馏精炼、高功能性增值产品绿色制造等精准化、稳态化关键技术与大型智能化装备,通过产业化示范,建立符合国情的适度加工技术模式和相应技术规程。同时,米糠、豆粕、大豆蛋白、大米蛋白利用,淀粉糖、氨基酸、柠檬酸、无水葡萄糖,以及生物基材料等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展加工副产物技术研究,构建油脂加工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集成模式为提高粮食利用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荧光检测、真菌刷光、毒素消减、超标稻谷消除技术的开发,为超标粮食安全合理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创新思路建设节约高效型的高质量粮食产业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切实抓好粮食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节粮减损,把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承担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职责任务落到实处。
节粮减损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粮食流通过程的各个环节,因此要全链条布局,围绕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的“五优联动”,推进粮食产业“产购储加销”协同发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科技创新为减少粮食损失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手段。如持续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建设,推进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变化的规模化农户储粮技术及装具,移动烘干技术和设备;加强绿色仓储技术应用,加强仓房保温、隔热、气密、通风等硬件技术升级改造,夯实减损储藏技术基础 ;开发新型药剂,推广生物药剂,应用局部处理技术,完善粮食减损技术条件;开发适度加工减损技术,推进已有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建立健全包括粮食仓储管理标准、粮油适度加工标准体系,夯实减损规范化操作模式,走出过精、过细、过白的消费误区;建立长效机制,构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持续为农户提供粮食整理、烘干等产后服务;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采用先进农业设备,通过订单农业、实用优质品种、集中收割等方式,带动小农户融入粮食产业集约供应链,通过“一条龙”的产后服务,减少浪费,带动提质增效;在已有的基础上,统一粮食产后损失评估方法,构建产后损失评估机制,建设粮食产后损失评估体系;构建服务粮食产后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要素聚焦减损增效;加强学生爱粮节粮教育,强化宣传引导,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要以国家制定有关减损法规措施为指导,将减损工作从具体业务上升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共识,将依法节粮依规减损变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要点之一。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耕好“无形良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方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6号恒华国际商务中心A座807室
电话:(010) 82106672
邮箱:csiachina@126.com
京ICP备19044408号-1
技术支持:巨耀网络
版权所有:中国大豆产业协会